4月27日晚,中集集團公布2023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1-3月,中集營業收入人民幣266.5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人民幣1.60億元;負債率穩定在57%左右,實際有息負債率僅34%,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超級集運周期過后,得益于多元化經營戰略,中集集團2023年一季度業績雖然比2021、2022年同期有所下滑,但是與2019、2020年同期相比,其營收、毛利、毛利率、營業利潤、利潤總額等主要經營指標仍呈擴張趨勢。
加大能源布局:新簽訂單源源不斷 深度戰略合作開啟
目前,中集集團正在制定未來五年戰略規劃,將通過對氫能、海上光伏、海上風電及儲能等關鍵領域進行全方位、包圍式布局,提升其能源業務的規模及收入占比。
2023年一季度,中集能源訂單大增,能源相關訂單新簽金額同比增長81%至人民幣106億元,在手訂單同比增長87%至人民幣445億元。
作為中集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裝備業務的主要經營主體,中集安瑞科一季度整體收入實現穩步增長,營收同比增長19.6%至人民幣49.71億元,截至2023年3月底,中集安瑞科整體在手訂單約人民幣189.63億元,新簽訂單人民幣55.09億元;氫能業務新簽訂單同比增長61.0%至人民幣1.69億元,在手訂單同比增長74.6%至人民幣3.65億元。
同時,中集海工業務發展強勁,訂單源源不斷。海工業務板塊一季度新增生效訂單10.84億美元(包括海上風電8.5億美元,清潔能源0.48億美元,滾裝船1.7億美元,FPSO模塊0.16億美元),對比去年同期的4.94億美金,實現了119%的增長;累計持有在手訂單價值47.6億美元(非油氣業務占比65%),相比去年同期的22億美金,實現了116%的增長。
2023年一季度,隨著海上石油開采需求的回暖,中集海工資產管理業務有明顯提升。在現有14個海工存量平臺中,有6臺自升式平臺確定租賃合同,其中300尺自升式鉆井平臺“Perro Negro 12”動員至中東執行與Saipem公司的租約、完成合同切換,3座400尺自升式鉆井平臺平均日租金提升約23%。
在半潛式平臺方面,“Deepsea Yantai”鉆井平臺作業合同已延伸至2024年,日租金上漲約30%;“藍鯨I”超深水鉆井平臺開始在南海執行作業合同;剩余6個資產雖未確定租約,但均已有初步業務意向。
在儲能領域,中集集團積極進軍海外市場,拓展戰略客戶。2023年一季度,中集已與國際頭部儲能集成商和制造商美國POWIN公司進行深度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通過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積極拓展全球全集成儲能集成裝備市場。
搶抓物流風口:海運市場筑底回升 車輛業務大放異彩
在海運市場方面,過去兩年,受國外需求增長、船舶周轉率下降、港口擁堵、物流不暢等因素影響,航運市場持續火爆,集裝箱出現“一箱難求”的局面,運價也屢創新高。
2023年一季度,受海運市場景氣度整體走勢疲弱的影響,中集集裝箱制造業務產銷量同比出現不同程度回落,但仍維持穩定的盈利水平。其中,標準干貨集裝箱累計銷量8.25萬TEU,冷藏箱累計銷量1.21萬TEU,特種干貨集裝箱累計銷量6.61萬臺;新簽訂單價格企穩在2000美金/TEU以上。
截至目前,隨著海外前期去庫存效應逐漸減弱,疊加傳統運輸旺季來臨,全球集裝箱貿易和市場已呈現企穩回暖跡象。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顯示,上海-美西航線和上海-美東航線分別在4月一周走出了12.5%和6.8%的漲幅,報1292美元/FEU和2147美元/FEU。
在道路運輸方面,2023年一季度,中集道路運輸車輛業務的經營主體中集車輛業績遠超預期,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65.84億元,同比增長28.29%;中集車輛在全球銷售各類車輛36,386輛/臺套,同比增長9.57%。中集車輛業績的大幅增長,主要源于在北美經濟政策刺激與多式聯運業務迅猛增長的背景下,其北美業務盈利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
在多重利好因素疊加下,多家機構紛紛給予中集車輛“增持”評級,并預測2023年國內重卡市場將迎來溫和復蘇。
在空港與物流裝備方面,中集正聚焦智慧機場,陸續引入并開發各類高科技、高增值機場設備,務求在行業的智能化及電動化升級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循環載具方面,受益于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新能源循環載具業務保持較快增長,新建一期生產基地的產能逐步釋放,產值同比穩步提升;聚焦循環載具租賃運營業務,以現有汽車、化工、大宗商品和橡膠為基礎,繼續加大業務開拓力度,優化租賃運營管理能力。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2023年,中集集團將緊抓行業復蘇上行機遇,繼續深化融合物流和能源裝備制造及服務優勢,聚焦于鞏固行業地位,構建抗周期、提升盈利能力的業務組合,推動集團未來整體業績的穩健增長,以志不改、道不變的決心實現既定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