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間,中集集團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1-9月,中集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635.92億元,同比上升3.1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凈利潤為人民幣6.98億元,同比上升9.62%。
數據顯示,經過整整三個季度的努力,年初因新冠疫情突襲等黑天鵝事件對中集造成的一季度短暫虧損已被全部填補,第二、第三季度連續兩季實現盈利。特別是報告中的第三季度營收大幅增長近三成,利潤同比增長超20倍,受益于此,中集集團前三季度各項數據實現強勢回正,凈利同比增長接近10%。
總營收、凈利潤雙雙轉正
2020年前三季度,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導致的全球經貿活動整體下降,*外貿出口增速受到影響,但隨著我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嚴格防疫、循序解封。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國內經濟運行先降后升、穩步復蘇。
在此背景下,中集集團也積極采取多項措施,在全球危機中穿越前行,化危為機,成效明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集集團采取了一系列關鍵舉措:成立“特殊時期決策委員會”,成為集團在日常管理層面臨時的決策機構;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意識,落實管控措施;在特殊時期狀態下加強集團對各業務的統籌協調,確保經營步調一致;采取動態的工作機制等。
從三季度報告來看,第三季度7-9月的營收超過2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單季歸母凈利潤超過8.8億元,同比增長2123.72%。受惠于此,中集集團1-9月的總營收和整體盈利水平相較去年同期已有穩步增長,總盈利逐步成功“轉正”。
主營業務拐點頻現
從具體業務來看,中集集團各板塊均有不俗表現,主營業務拐點頻現。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貿易出現大幅滑坡,集運需求跌入低谷,客戶普遍減少了對新箱的采購。但隨著歐美疫情解禁之后進口需求的激增,以及二季度以來*出口的持續改善,集運需求出現大幅回升,客戶在三季度恢復并加大了對新箱的采購力度,三季度集裝箱平均箱價同比去年有較大幅度提升,這使得集裝箱行業整體利潤率達到較好水準。
相關行業研究機構表示,集裝箱業務的利潤主要受航運業景氣、貿易需求、更新需求、箱價、產能利用率等因素的影響,2020年第二季度盈利拐點已現,下半年繼續快速提升,復蘇好于預期。
道路運輸車輛業務在國內市場的半掛車業務受益于政府加快治理“超載超限”運輸以及第二代半掛車國家標準的有效實施,前三季度,整體收入與毛利率增長明顯。半掛車業務的海外市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但第三季度海外半掛車市場訂單反彈顯著。
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業務的主要經營主體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安瑞科”)的清潔能源、化工環境及液態食品業務實現整體平穩增長,截至9月底,在手訂單約人民幣105億元。第三季度,中集集團清潔能源、化工環境及液態食品各業務環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整體收入穩定,化工環境等原本受全球貿易影響較重的業務,隨著貿易復蘇將迎來利好。
海洋工程業務板塊方面,1-9月,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新加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來福士”)新增生效訂單2.1億美元,累計持有在手訂單價值7.8億美元,其中非油氣訂單占比約74%,呈持續增長態勢。由中集來福士制造的亞洲多用途滾裝船“渤海恒通”交付,這是公司在油氣平臺低迷行情下謀劃業務轉型的代表之作。
空港、消防及自動化物流系統業務自國內疫情轉趨緩和后,已加緊追趕因防疫措施而滯后的生產和安裝工程進度,盡量支撐海外項目的如期交付,爭取將多數項目在下半年如期實現交付驗收和銷售確認。
物流服務業務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業務走勢逐步企穩,繼續在多式聯運通道網絡布局、核心資源控制、市場開拓等方面加大投入。
產城業務第二次引戰
集團產城業務前三季度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兩大重點區域,累計實現簽約人民幣56.25億元。值得關注的是,8月,中集產城增資擴股、第二次引入戰略投資者正式簽約。待所有交易終完成后,中集集團旗下中集申發對中集產城的持股比例將下降至約45.92%,中集產城將成為中集集團的聯營公司。
前三季度,集團金融板塊的財務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多措并舉,在特殊時期,強化金融對產業的服務、支持力度,有效滿足企業資金需求,優化風控體系,確保資產安全。8月財務公司完成首筆遠期結售匯業務,標志著其外匯衍生品業務正式落地,將有助提升集團外匯風險管理能力和降低集團外匯交易成本。海工資產業務總體平穩,正在執行的9個已簽訂租約均正常履約。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車、化工、橡膠、多式聯運等行業在三季度開始復蘇,集團今年成立的單元載具業務正加大資產投入,提前規劃和布局,深度服務以上行業的核心客戶,以期實現更大的突破。